一次体检,林林总总十几个项目,可大多数人做的第一件事总是抽血。
您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抽血就抽血呗,一次性抽完不就得了,为啥还得抽上两试管甚至三试管呢?
其实,这是为了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一般来说,三管血分别用于血常规、血生化和血免疫这三项检测。那么,这些检测分别测些啥,体检报告上又该如何读懂同抽血相关的指标呢?
第一管血——血常规:贫血贫的到底是啥?
血常规检测是每个体检都会做到的项目,比较主要的指标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
(1)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又称红血球,红细胞计数的正常值为:男性4.6~6.1×10E12/升,女性3.9~5.9×10E12/升。10的12次方是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1后头挂上12个0,相当于1万亿。一试管血大概是2~5毫升,换算一下后不难发现,这小小一管血里的红细胞数量比全球人口还要多得多!
如果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那么有可能是红细胞生成减少或失血造成的。别以为只有可见的创伤才会造成失血,胃出血、痔疮出血等创伤也会造成失血。那么,红细胞计数就越高越好吗?也不是这样,高于正常值可能意味着血液浓缩、脱水,也有可能是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导致的。
一般情况下,每一项检查指标都有一个正常值的区间,不论高低,若是明显偏离了这个区间就可能意味着有问题。
(2)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又称白血球,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值为4~10×10E9/升。白细胞计数偏高时,可能意味着细菌感染、身体部位发炎、组织坏死、白血病等,但孕妇的白细胞计数偏高,正常人在激烈运动后也会偏高。偏低时则有可能为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自身免疫疾病等。
(3)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男性135~180克/升,女性120~160克/升。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是运送氧的物质,借助血液的流动将氧送到身体各处。
如果血红蛋白偏低,血液输氧的能力就弱,人就容易头昏眼花、四肢无力。这种病症就是人们常说的贫血。一般而言,血红蛋白在100克/升以下的男女属严重贫血,若比正常略低1~2克/升则并无大碍。女性受月经和怀孕的影响,血红蛋白普遍比男性低,所以女性较易贫血。
针对贫血,可通过日常膳食调节,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鱼类等)及富含铁的食物(如猪肝、瘦肉等),有助于减轻贫血症状。而要彻底摆脱贫血,还得及时就医明确贫血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才能纠正贫血。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贫血的发病率已较几十年前有明显下降。
如果出现血红蛋白偏高,则可能是由红细胞增多症或心输出量减少等原因引起的。
第二管血——血生化:胆固醇可不都是坏的哟
血生化主要是检测存在于血液中的各种离子、糖类、脂类、蛋白质以及各种酶、激素和机体的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比较主要的指标有以下几项:
(1)血糖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为:3.9~6.1毫摩尔/升。高血糖一般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受损所引起,血糖偏高可能诱发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两次超过7毫摩尔/升,就要考虑为糖尿病。如果长期血糖升高而未加以治疗,可引起冠状动脉、脑血管粥样硬化、周围神经病变、眼底病变及肾脏机能障碍等并发症。
体检时要求空腹,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测得准确的空腹血糖数值,所以如果吃饱喝足了再去抽血,那血糖指标可是会大大地偏高呢。
(2)血脂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血脂中有一些小项需要格外注意。
首先是甘油三酯,其正常值为0~2.3毫摩尔/升。甘油三脂大多来自于糖类及碳水化合物,甘油三酯升高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
其次是总胆固醇,其正常值为3.0~6.2毫摩尔/升。总胆固醇是体内最具代表的脂质。有些人总觉得胆固醇是“坏东西”,一听到胆固醇就觉得害怕,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体内多种激素不可缺少的“原料”。当血清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时,易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及脑中风;若含量太低,则表示可能有贫血、肝功能异常或营养不良等。
还有两项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前者俗称“好的胆固醇”,正常值为0.91~2.06毫摩尔/升,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含量偏低容易患上动血管硬化;后者俗称“坏的胆固醇”,正常值为0~3.36毫摩尔/升,含量偏高容易患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也是指向高脂血症的重要指标。
(3)尿酸
虽说名字是尿酸,但这个指标并不是只从尿检中得出的,这是为什么呢?
尿酸是体内嘌呤的代谢物,存在于血液中,通过肾脏转移至尿液中排出体外。尿酸的正常值为202~430毫摩尔/升。
当患有某些疾病(糖尿病、痛风、肾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或者饮酒过量、食用产生尿酸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过多时,就会导致血液中尿酸含量的升高。当肾小管再吸收不正常、先天性酶缺乏等情况时,尿酸值会偏低。而尿酸长期偏高,就会导致痛风。
控制尿酸要禁酒,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品,更要远离动物内脏、海鲜、蘑菇、豆制品等富含嘌呤的食物。当尿酸特别高时,要配合药物治疗,千万不能大意。
从上海电力医院近几年的体检结果来看,尿酸偏高在电力职工中有高发趋势,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第三管血——血免疫:肿瘤标记物异常≠得了癌症
血免疫检测中的“大头”就是肿瘤标记物。很多人在体检报告上看到肿瘤标记物异常时,就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感觉自己已经得了癌症。其实一般轻度升高可能提示的不是癌症而是一些炎症性疾病,可以先复查。如果升高较明显,那就要及时到相关专科进行进一步检查。
1.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的正常值为0~9ng/ml(纳克每毫升)。甲胎蛋白是血液检查中用来筛选肝癌最常用的方法。若甲胎蛋白值
高,可能是肝癌或慢性肝炎。不过,胃癌、胰腺癌、睾丸癌、卵巢癌等疾病也有可能使甲胎蛋白值升高。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孕妇也会出现甲胎蛋白值生理性升高的情况,但这与疾病无关。
2.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的正常值为0~5ng/ml。通常患有大肠癌、直肠癌和胰腺肿瘤时,癌胚抗原值会偏高,而肺癌、胃癌等其他癌症也有可能使其偏高。不过,癌胚抗原检查有少数假阳性的情况,部分吸烟人群可引起癌胚抗原值升高。因此,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参考做进一步确认。
3.糖类抗原Ca19-9
糖类抗原Ca19-9的正常值为0~39U/ml(单位每毫升)。Ca19-9是癌细胞所含的一种糖蛋白,主要与消化道的肿瘤有关,以胰腺癌和胆囊癌的阳性率较高。也可见于结肠癌、卵巢癌、胃癌、慢性肝炎等。
4.糖类抗原Ca72-4
糖类抗原Ca72-4的正常值为0~6.9U/ml。轻度升高常见于非肿瘤性疾病,胃炎(尤其是幽门螺杆菌阳性)、胰腺炎、胆囊炎、结肠炎、妇科炎症等均可导致轻度升高。明显升高或合并有CA19-9、癌胚抗原升高,则要考虑胃癌、结肠癌的可能;若联合糖类抗原Ca125升高,则要考虑妇科肿瘤可能。
5.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前列腺特异抗原的正常值为0~4ng/ml。需要注意的是,前列腺肥大同样会导致血液中前列腺特异抗原浓度的上升,因此此项指标超过正常值,并不能直接与患上前列腺癌划上等号。
说清楚了这三管血的去向还只是刚刚解读了体检报告的一小部分,下次再为您继续解读其他项目。(上海电力医院 金鑫 贾文雍)
延伸阅读:关于体检报告的小贴士
通常情况下,一份体检报告由“体检主要情况汇总”、“体检结论”、“健康指导意见”和“体检数据明细”这四大主要部分组成——
“体检主要情况汇总”:汇总了各个检查科室的体检结论,如:内科检查结果、外科检查结果等,通常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都会注明“未见异常”等字样。
“体检结论”:将各个检查科室中的异常情况进行整体汇总,是整个报告最重要的内容,反映本次体检中所检出的问题,要高度关注。
“健康指导意见”:针对“体检结论”中提到的异常情况进行健康建议和指导。
“体检数据明细”:详细列举了体检整个过程各项检查的具体指标结果,绝大多数是表格式的,也是体检报告中篇幅最长的部分。在密密麻麻的表格内容中,要重点关注“↑”和“↓”,只要出现了这两种箭头,就代表对应指标与标准值产生了偏差,需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