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结节通常是指直径在3.0cm以下的肺内实质性病变。良性的可能是炎性假瘤、错构瘤、结核球和血管瘤等,恶性的则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癌。一些良性病变在经过长时间的刺激之后也可能转化为恶性。据人群大样本的统计表明,直径大于1.0cm的肺内单发小结节,恶性的占到一半以上。所以,体检中发现肺内小结节的意义不可轻视。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继烟草、草木灰之后,雾霾已成为肺癌的第三大诱因。目前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列男性肿瘤的首位,发病人群也呈年轻化趋势。
早期肺癌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大部分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时才去就诊,此时基本已为中晚期肺癌,其中仅有不到25%的患者适合手术治疗,且5年生存率很低。
肺癌筛查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Mayo肺癌筛查项目(Mayo lung proLP)是早期被认为最有权威性的研究,研究提示年度性胸片筛查并不能降低肺癌的死亡率。20世纪90年代Naildich等提出了用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spiral CT,LDCT)作为肺癌筛查的新方法。美国肺癌筛查实验(NLST)显示低剂量肺部CT筛查能够早期发现肺内小结节,帮助早期诊断肺癌,及时手术治疗,显著降低肺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