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如何坚持传承不掉队,聚焦高质量发展?”“针对市场变化,科室如何实现内外联动、协同发展进而完成转型?”“学科当前人员偏少、专业发展不突出,如何选准方向、凝炼特色?”3月31日,上海电力医院1号楼19楼学术报告厅人声鼎沸,医院新一轮全院学科评估现场评审会正热烈开展,各学科带头人精心准备、认真汇报,台下专家评审团提问点评、指点迷津,场内时不时传出阵阵热烈掌声。
本次学科评审会的评委团堪称“豪华”,特邀上海市医院评价(评审)中心主任、上海市医院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原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何梦乔担任主审,我院原大内、大外科主任王承炎、朱朝勋担任副主审,院长向阳及副院长忻向荣、汪妍、俞思伟共同担任评委,为新一轮学科建设“把脉问诊”。全院各科室(部门)主任助理及以上人员、护士长参加会议,评审会由副院长俞思伟主持。
2020-2022年度,医院通过内部打擂台遴选出“一强二优四特三孵化”的学科建设梯队,投入专项培育资金,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仅有效提升了相关学科的专科能力和学术水平,更提振了医院的区域品牌影响力。在首轮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医院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依托十三部委《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发布契机,对标新版“上海医院评审标准”与“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标准”中对于学科技术能力的相关要求,调整医院学科建设策略,制定《上海电力医院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设置“品牌、优势、扶植、基础”四个学科层级,通过科室申报、院部预审、现场“打擂台”等环节,对全院学科实施分层分级管理,将新的评审指标与区域医疗中心技术标准纳入科室建设考核,出台相应的绩效奖励方案,促进各学科对标达标,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医务部、质控办、科教办等多个部门协同开展了近2个月的评估前准备,厘清各学科的“数据家底”,精准编制各学科的“人力、医疗、科教、运行”四张清单,为顺利召开学科评审会夯实了基础。
3月31日,医院20余个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先后“迎来大考”,围绕学科的发展基础、基本情况、优势与不足、未来规划等四个方面开展汇报。
每个学科完成汇报后,评审专家现场提问、点评,并结合该学科的基础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对学科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在听取了全部学科的建设汇报后,评委会主审、上海市医院管理与学科建设权威专家何梦乔院长为在院领导班子、全院中层干部、护士长进行了专题授课与交流。何院长结合多年的医院管理与学科建设经验,从“怎么认识学科建设重要性”“如何构建学科建设体系”“学科建设的组成要素是什么”三大问题入手,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地向与会人员进行了精彩的经验分享。何院长渊博的管理经验与生动的讲演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与会者,会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与会心的笑声,也将本次评审会的推向了高潮,原定50分钟的分享时间延长到整整一个半小时。
会议最后,医院院长向阳进行了总结讲话。他强调,本次学科评估不仅是对医院上一轮学科建设的总结和检验,更是医院对标高质量发展建设新目标的一次整体检阅,对各专业未来发展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他要求,各学科要以此次评估与建设为契机,借着政策利好与医院争创通用技术集团华东地区标杆医院、旗舰医院的东风,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和诊疗技术水平发展,在“固根基、扬优势”中优化学科建设布局,在提升医疗水平和安全质量的同时,全面推进人才培养和科研教学工作,最终实现各科室高质量、高水平、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