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仁心课堂】有氧运动护关节指南:科学运动,远离伤痛

作者: 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 2025-08-13 点击数: 90



科学运动

有氧运动护关节

指南


远离伤痛

“医生,我还能运动吗?膝盖疼得厉害,是不是跑步跑坏了?”诊室里,王女士忧心忡忡地询问。她因为体重比较大想减肥,坚持晨跑,本想强身健体,却因关节疼痛不得不停下脚步。类似王女士的情况并不少见,不少人对运动与关节健康的关系存在误解:认为运动必然磨损关节,尤其是有氧运动。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科学进行的有氧运动非但不会损伤关节,反而能成为关节健康的守护者。关键在于掌握正确方法。



关节保护原理:运动是“润滑油”而非“砂纸”

营养软骨


关节软骨没有血管,依赖关节滑液获取营养。规律、适度的关节活动如同“挤压海绵”,促进滑液循环,为软骨输送养分并带走代谢废物。

强化肌肉“护甲”


关节周围的肌肉(如股四头肌之于膝盖)是重要的动态稳定结构。有氧运动能有效增强这些肌肉力量,分担关节承受的负荷,减少软骨的直接压力。

改善骨密度


负重类有氧运动(如快走、静蹲)给骨骼施加适当压力,刺激骨细胞生长,提高骨密度,使骨骼更坚固,间接保护关节。

控制体重


这是最直接的保护!体重每增加1公斤,膝关节在行走时承受的压力就增加3-5公斤。有氧运动是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的核心手段。

WELCOME TO JOIN US



科学运动要点:打造无痛健身计划

运动前准备:打好基础


热身充分(5-10分钟):动态拉伸(如摆臂、弓步走、高抬腿)提高体温和肌肉弹性,增加关节滑液分泌,让身体进入“运动状态”。

选对装备一双专业、合脚、具有良好缓冲和支撑功能的运动鞋是基础。特殊场地(如泳池)需相应装备(泳衣泳镜)。

运动进行时:关键细节决定成败


循序渐进:“罗马非一日建成”。从较低强度(如快走20分钟)、较短时间开始,每周或每两周小幅增加时长或强度(增加10%原则)。

掌握正确姿势:

行走/跑步

身体挺直,目视前方,避免含胸驼背。手臂自然摆动。落地时脚掌中部或前部先着地,避免脚后跟“跺地”,膝盖保持微屈缓冲。步幅适中,避免过大。

骑行

调整合适车座高度(脚踏至最低点时膝盖微屈),避免“塌腰”或过度挺腰。踩踏时膝盖运动轨迹尽量垂直,避免内扣或外翻。

椭圆机/踏步机

保持躯干稳定,核心收紧,避免身体左右摇晃或过度依赖扶手借力。膝关节始终指向脚尖方向。

选择低冲击类型(优选):

★游泳:水的浮力极大减轻关节负重,是关节问题人群的绝佳选择(自由泳、仰泳更佳,蛙泳蹬腿需注意膝盖角度)。

★水中行走/慢跑:兼具水的减负和步行/跑步的动作模式。

★骑行(户外/室内动感单车):非负重,冲击极小。注意阻力设置和骑行姿势。

椭圆机模拟跑步但足部不离开踏板,大大减少冲击力。

★划船机:全身性低冲击运动,需注意正确技术(用腿驱动,核心发力)。

控制强度与时长:采用“谈话测试”——运动时能保持说话但稍有喘气。一般建议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150分钟(如30分钟/天,5天)。避免长时间、单一的高强度冲击。

倾听身体信号:运动中出现关节疼痛是身体亮起的红灯!立即停止或降低强度,不要忍痛坚持。运动后的轻微肌肉酸痛是正常的,但关节疼痛不是。

运动后恢复:不可或缺的环节


★整理运动(5-10分钟):运动后慢走、慢跑过渡,再进行静态拉伸(如拉伸大腿前后侧、小腿、肩背),帮助肌肉放松,促进恢复。

★适当休息:给身体和关节恢复时间,避免天天进行高强度或高冲击运动。交叉训练(交替进行不同运动项目)是减少劳损的好方法。

★合理营养与水分:补充蛋白质(修复肌肉)、健康脂肪(Omega-3有助抗炎)和充足水分,支持关节组织健康。

WELCOME TO JOIN US



个性化选择:找到最适合你的运动

健康人群

可自由选择,建议结合低冲击(如游泳、椭圆机)和适度冲击(如慢跑、快走),注意技术动作。

超重/肥胖人群

首选游泳、水中运动、骑行、椭圆机,待体重明显下降、肌肉力量增强后,再谨慎尝试快走。

已有轻微关节不适(如膝骨关节炎早期)

强烈推荐游泳、水中运动、骑行(平地或低阻力)、椭圆机。避免跑跳、登山、长时间爬楼梯。

老年人

步行(注意路面平整)、太极拳(柔和且锻炼平衡)、低强度健身舞、固定自行车都是安全有效的选择。平衡训练也很重要(预防跌倒)。

重要提示


如果存在明确的关节疾病(如严重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韧带撕裂等),务必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前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他们能提供个性化的评估和运动处方。

WELCOME TO JOIN US



核心原则总结


1. 循序渐进是铁律:切忌急于求成。

2. 姿势正确是根基:错误的动作模式是关节损伤的元凶。

3. 低冲击优先:尤其对于关节脆弱或体重较大者。

4. 倾听身体是智慧:疼痛是停止的信号,不是坚持的理由。

5. 肌肉力量是护盾:结合适当的力量训练(如靠墙静蹲、臀桥)效果更佳。

6. 控制体重是根本:减轻负担是保护关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运动对关节的意义,如同流水之于河床——停滞带来淤塞,适度的流动却使其焕发生机。关节并非脆弱的玻璃,而是需要科学激活的精密结构。当你在泳池中划开水波,或骑行时感受微风拂面,每一次用正确方式完成的动作,都是对关节无声的滋养与加固


现在我们一起去运动吧,享受“轻松”人生。


> 本文参考了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美国关节炎基金会(Arthritis Foundation)及骨科康复领域相关研究共识。



供稿:康复科侯宇航

编辑:张鹏

审核:医院办公室



上海电力医院仁心医者


 微信号:shdlyydq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