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上海电力医院稳妥实施大部制改革落地与区域公司组建运营

作者: 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 2020-11-02 点击数: 539

 

上海电力医院和国康上海公司始终将落实国康集团决策部署作为医院和公司发展的首要任务,2019年末、2020年初期间,围绕集团“两轮驱动、两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先后完成了医院管理部门大部制改革与区域公司组建运营任务,在体制机制与运作模式上,向市场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为加快推进集团工作要求的落地落实,医院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大部制改革工作小组与区域公司筹建工作小组,科学编制工作方案,确立了“精细部署、高效落地;精准实施、有效赋能;精益运作,长效协同”的“三精三效”工作思路与“任务落地-实施运行-长效运作”的“三步走”实施路径,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稳妥实施大部制改革与区域公司组建运营任务。
 
大部制改革释放管理新效能
医院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实施大部制改革,于2019年底顺利完成职能部门设置调整、领导干部分工调整、职能部门及内设机构干部调整、职能部门职责调整、职能部门编制岗位调整及相关人员重新聘任等大部制改革的系列落地工作。在改革后,又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释放了管理效能,取得了双向促进的良好工作成效。
一是实现管理部门瘦身健体。职能部门经改革重组,由原来的九个部门调整为四大部,同步优化了人员结构和用工方式,使职能部门编制岗位更合理、更精简。改革后,职能部门员工编制数由原来的42个减少至37个,全口径定员总数占比由2014年医院“定员定编定岗”批复时的10.9%降至改革后的8.0%,远低于卫生行业要求的15%,相关人员均转至一线业务部门或其他业务支撑机构,使用工向一线进一步倾斜。通过大部制改革,直接减少了医院管理成本,实现了集约化管理,提升了统筹协调能力,为更好的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打下了坚实的体制基础。二是深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医院牢牢把握大部制改革与等级复评审的双重契机,围绕工作实际与改革发展要求,对全院制度进行了再梳理、对各项工作流程进行了再完善,于今年年中完成了全院制度的整体修订汇编与印发工作,共包含管理、医疗、护理、体检、职责、预案等六大分册共818项制度,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三是激发管理人员工作热情。大部制改革期间,医院班子成员实行责任包干制,对涉及的所有人员逐一进行谈心谈话,讲清形势任务与发展前景,坚定员工信心,争取广泛支持。通过改革,进一步激发了管理部门员工的工作热情与责任担当,疫情期间,管理部门员工主动作为,组建院内防疫志愿者团队,积极配合一线做好出入管控、分流引导、基层单位防疫支援等工作,获得广泛好评。
 
区域公司组建开辟业务新赛道
医院牢固树立政治意识与大局意识,深刻领会大部制改革与区域公司组建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集团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于2020年初完成国康上海公司的全部工商注册手续,正式揭牌运行。
一是完成区域公司用工转化。根据国康上海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医院将原健康体检部下属的营销办公室人员整体转移至公司,在不增加总体人员成本的前提下,保障了公司的人员配置与业务开展。二是构建院司命运共同体。作为集团“两轮驱动、两位一体”战略落地的主要载体,医院与公司始终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为此,医院与公司确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明确了彼此主责分工,积极营造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相互体谅的良性互助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医院专业资源与公司渠道优势的发展合力,共同为客户提供优质专业的市场化服务。三是绩效考核因势利导,为进一步加大市场化新业务的开拓力度,印发了《健康体检新业务拓展激励方案(试行)》,充分发挥薪酬的导向激励作用,科学调动起全体员工市场化业务拓展的积极性。
 
未来,医院与公司将紧紧围绕三年扭亏经营目标,持续深化内部改革,加强绩效考核和结果应用,通过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稳步提升管理水平、工作效率与经营效益,实现互惠共赢、同频共振、协同发展,共同为集团“一型四化”健康养老产业集团建设目标贡献应有的力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