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游刃血管神经间——记上海电力医院烧伤整形科副主任医师李梅

作者: 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 2017-03-17 点击数: 1518

2月2日,当李梅看着樊后安健步向自己走来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这个病人的情况并不严重”。与其他电损伤病人多平躺在推床上被推进医院有所不同,樊后安行动自如,甚至有些脚下生风的感觉。可揭开覆盖在樊后安头部的纱布,焦黑而破损的头皮里露出的黄白色头骨刺入眼帘时,李梅一下子意识到,自己接下来的担子会有多重。

上海电力医院烧伤整形科(以下简称烧伤科),一个业内知名却鲜为公众所知的科室。与一般医院的烧伤科不同的是,这里更多救治电损伤病人这类特殊病患。46岁的李梅在这里已经默默无闻地工作了22个年头。早已记不得医治了多少位病人,但每当无影灯亮起、手术刀划开血肉交结的人体组织,在一根根血管与神经间游刃时,救死扶伤总是李梅从不动摇的信念。

保不住的右脚又能“脚踏实地”

李梅记得,第一次见到年山谷时,这个中年人的状态要比樊后安差得多。

抬起年山谷的右腿,他的右脚外半侧及第三、第四、第五趾已经被切除,骰骨及第Ⅳ跖骨裸露,右小腿下端大量肌腱及深部组织裸露,裸露的肌腱已因变性显出蜡黄色。

“医生,这脚能保住吗?”年山谷的眼里,忧虑与希望交织闪动。李梅没有马上给出答复,在查看实际伤情、查阅既有病历后,方案在她的心里逐渐成形。

一个月前,当钓鱼线被抛出并甩到身后的高压架空线上后,年山谷触电了。恢复知觉时,他已躺在安徽阜阳当地医院的病床上。一场手术过后,右脚被切除了大半。本以为可以留下残余的小半只脚,可没想到医院最后还是下了右脚需被完全截去的判决书。绝望中,年山谷决定死马当作活马医,换家医院试试。对于年山谷的这个想法,这家医院表示,“走到天边,这只脚也要被截去”。

“医生,这脚能保住吗?”见李梅迟迟不开口,年山谷后悔没有在当地医院就把脚截了,省得再到上海来折腾一次。可李梅却坚定地迎上了年山谷的目光,认真地说:“有可能。”

手术台上,李梅用手术刀划开了年山谷的小腿内侧,准备切取皮瓣。

触电后,强大的电流会对人体的皮肤以及皮下的血脉、肌肉、骨骼均造成伤害。年山谷右脚部分组织完全坏死、无法保留,所以被首先切除。但是,切除半只脚后,剩余的半只脚血液供养不足,坏死便是早晚的事。因此,当地医院最后还是下了“截肢”的判决书。

而李梅采用的皮瓣转移技术的核心就在于从病人本体的他处移植一整块有皮有肉有血管的健康组织,覆盖在缺损处,通过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使移来的皮瓣与伤口愈合在一起,残存部分有了血液的供养,“骨骼-肌肉-血脉-皮肤”的综合环境得到了修复,残脚也就保住了。

保留血管蒂是手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步险棋。人体内的血脉一如江河有支流般,大血管上分支出小血管,小血管上又分支出更小的血管。取下皮瓣时,既要保证皮瓣里有一根血管供血——李梅说,这根血管就是这块皮瓣的根,保证着整块皮瓣的存活——又要尽可能不伤及上级血管,以尽量保证其他局域的供血正常。因此,皮瓣里连带着的一般是直径在0.6毫米左右的小血管。

戴着2.5倍的目镜,李梅的手术刀和血管钳谨慎而又流利地在肌肉间走动,剥离出血管和最长处15厘米、最宽处7厘米的皮瓣;而不得不断开的其他血管,则需要用细如发丝的手术线仔细缝合。1小时后,皮瓣切取完成。随后,将皮瓣翻转至踝前位置,缝合伤口。这些,又耗去了李梅1个多小时的时间。

国网上海电力医院烧伤科主任朱维平介绍:“30多年前,皮瓣转移技术在日本问世,目前已在医学整形领域成熟运用,并被我们开创性地运用于电损伤治疗。”在朱维平看来,李梅与这项技术共同成长、日臻成熟,在长期临床的磨练下,皮瓣转移已成为李梅的拿手好戏。

“第一次接触皮瓣转移时,我还要苦苦思索到底从哪里取下皮瓣才最合适,这些年来,通过不断地手术、进修和整个烧伤科经验的积累,现在我寻找皮瓣已经驾轻就熟了。”李梅说。

仿佛练就了一双透视眼,李梅在思考年山谷之问的过程中,目无全牛地在大脑里规划着皮瓣的选择、手术的方案。那一段沉默的背后是对医术的胸有成竹。

把右脚踩在病房的地砖上时,年山谷体会到了“脚踏实地”的踏实感,这种踏实感,来源于保住了被判死刑右脚的喜出望外,也来源于多保留一分肢体就多赢得一分未来的信心。

带蒂皮瓣、岛状皮瓣、穿支皮瓣,在使用这项医疗技术20年后,李梅已经能够熟练地针对不同病人的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皮瓣转移,尽可能多地为病人创造希望。

只想握勺子的手举起了筷子

保留肢体,这不是李梅追求的终点。

皮瓣转移手术2个月后,江乐的手部愈合情况良好,可他却担忧右手今后可能“形同虚设”——右手掌变得麻木,触电前那只灵活的手似乎正一日日同他远离。左肢已从前臂中段起被截除,如果右手失灵,那么今后的日子将难上加难。

对于右手掌的麻木,李梅早有预料。此时,第二次手术的时机到了。

在接触性电损伤中,电流总是沿着电阻最小的路径传导,而传导生物电信号的神经正是人体电阻最小的器官,因此,神经将先后经历电休克、热传导、周围组织早期水肿和后期疤痕卡压等多重损伤。如果不对受损神经进行修复,即便通过皮瓣转移保留了肢体,但肢体的正常运动功能将大打折扣,病人日后的生活及工作能力将受影响。

对于神经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创面愈合后3到6个月另行手术进行修复和功能重建。人体内的神经,其终端与肌肉相连的部分称为神经终板,神经信号经由神经终板在肌肉与神经间实现传递。但是,神经终板在与神经失联的半年后便会彻底消失并不可逆转,也是就说,传统方法可能已经错过了神经修复的最佳治疗期。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李梅带领她的研究团队主持开展“上肢电损伤的早期修复和功能重建的相关研究”,将神经松解手术时间提前至伤后3个月内,为运动终板提供自我修复的机会。

第二次手术时,目镜换作了3.5倍的,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李梅的眼睛与手术部位间的距离越来越不具调节性,头稍稍一动,目镜中的影像便会因偏离焦距而变得模糊。两个小时的手术期间始终保持头部僵硬的姿势,李梅为的是控制好手中锋利的手术刀。

江乐此前已成功接受手部皮瓣转移手术,愈合过程形成的疤痕组织毫无条理地充满了伤口,神经被挤偏了位置甚至被压迫变形,不利于神经与运动终板间重新建立联系,并进而影响神经对肌肉动作的指挥操控。

正是由于疤痕组织的“乱作一团”,李梅每一刀都下得既坚定又谨慎,打开一层、又打开一层,直到在一团杂乱的血肉中找到亮白色的神经束,并前溯后拓,将整段神经都梳理一清。李梅知道,如果手中的利刃稍有偏差,就可能伤到神经,这种误伤是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所不能允许的。

完成松解手术后十天,江乐告诉李梅,原本麻木的右手掌有些知觉了。这是一个良好的信号,传递出神经松解手术成功,神经压迫解除,运动终板自我修复进展顺利的信息。

接受神经松解手术前,爱好美食的江乐的愿望是今后能用自己的右手握住勺子吃饭,而当他从上海电力医院出院时,不仅可以用右手握笔写字,甚至还可以用筷子夹起饭菜。

在李梅的带领下,提前实施神经松解手术已成为上海电力医院烧伤科的一项特色。“上肢电损伤的早期修复和功能重建的相关研究”这一课题获得了2014年度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一等奖,一项医学成果在电力领域获此殊荣,鲜有先例。

守护生命的追求没有止境

20多年的深耕已经让李梅成为了一名独当一面的医生,她于2006年便获评副高级职称。但是李梅从不止步。

这些年来,李梅先后在上海瑞金医院、杭州整形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学习。这些医院,或是普通烧伤治疗领域的翘楚,或是手部外科手术的领军机构、或是在医疗整形方面独树一帜,各家所长都被李梅移植到了电损伤的手术治疗中。

1989年,上海电力医院成立烧伤科,时至今日,这里仍是全国唯一专门从事电烧伤诊疗的专业科室。尽管如此,李梅仍深知,上海电力医院在中国医院序列中并不是一流知名医院,电烧伤治疗也只是一个小众专科,但是,烧伤科却是不少病人最后的希望所在。曾经有不少病人求救于专业医院,但正因为这些医院仅在某一领域经验丰富,而在另一领域缺少经验,最终都难以全局性满足病人从保住生命、到保留肢体、再到保全功能的一体化需求。李梅和上海电力医院烧伤科所做的,正是集众家之所长、融汇贯通,让这些因电损伤而走投无路的病人“走百家不如到一家”,看到康复的曙光。

2005年,离开学校十年的李梅重回校园,在华东师范大学就读心理咨询师专业,并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这正是李梅新的钻研方向。

在长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李梅发现,电损伤病人除了肉体创伤外,心理创伤同样存在,而且,伤后的心理应激和对治疗、疼痛的恐惧以及对愈后生活的焦虑会一直干扰病人的治疗与康复。2012年,李梅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认知学院合作,完成了“电损伤病员心理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对电损伤患者积极开展心理干预。近两年,李梅又开展了“肢体电损伤对中枢的影响及其内在关联性研究”,这项研究的初步结果已引起美国芝加哥大学专家的高度兴趣。

这些,都出自李梅对病人的考虑——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为病人保生命、保肢体、保功能,更应从心理层面实施干预、纠正,让入院病人在出院时真正变得身心健康,从而更好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每年春节前,上海电力医院烧伤科全体医护人员都会收到一位名叫吕宗绩的病人寄来的贺卡。李梅说,这位病人是烧伤科刚成立时救治的,这么多年来,新年贺卡从未间断过。这贺卡连同挂满办公室的锦旗一样,表达了病人对烧伤科和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让生命在烧伤科和自己的手术刀下有质量地延续,这就是李梅眼中对自己工作的价值认同。

20多年前,当李梅还是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本科生时,他的父亲因胃癌接受手术。等在手术室外的那6个小时,李梅备受煎熬。父亲的这场重病坚定了李梅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的信念。如今,李梅在属于她的战场上用医者的仁心与匠心最大程度为电损伤病人修复创伤、保留肢体、重塑心理、走向康复。

2月5日,樊后安手术方案制定完毕,8日,他被推进了手术室。当无影灯再度亮起的时候,李梅将继续在血管与神经间奏刀精准、游刃有余、守护生命。(陈昊南 金鑫)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