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正文
体检中的医学影像检查“三大件”

作者: 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 2016-08-12 点击数: 1020

一次体检中,有些病症可由医生通过视觉、触觉直接发现,有些病症借由对血液、尿液的分析也可作出判断,但还有些“深入肌里”的病症就需要通过医学影像的一双“透视眼”才能一探究竟了。

医学影像检查主要包括X射线成像、CT、磁共振成像,这三者听着一个比一个高级,它们到底有哪些区别、分别擅长哪些检查、是否可以彼此替代呢?

其实,这三种医学影像检查方式原理不同,优势各异,从医学角度讲,三者不能简单替代,在诊断病情时需要有机结合。

X射线成像:医学影像的鼻祖

1895年11月8日,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校长兼物理研究所所长伦琴发现了一种未知的射线。伦琴决定用数学上通常表示未知数的符号“X”给这未知的射线命名,称其为“X射线”。其后,伦琴用X射线给他夫人的手拍照,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医学成像图像。一百多年来,X射线已在临床医学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下至社区医院、上至三甲医院,X射线成像总是最基本的配置。

在医疗过程中,求医者更习惯将X射线称为X光,将X射线成像称为“拍片子”。X射线成像的原理,是利用其在穿透人体时,被骨骼、水分(血液等)、软组织(肌肉)等吸收而减弱,进而在成像的底片上勾勒出所检查部位的基本形态。

X射线成像主要用于一些疾病的初步检查,便于发现较明显病变的组织和结构,是疾病初筛的首选检查方式。并且,这种检查方式费用低廉。但是,它的最大缺点是将三维的人体组织“降维”到一张二维影像上,必定造成体内深浅组织影像的相互重叠、相互隐藏,有时需要拍侧位X光片以帮助检查。

在体检中,X射线主要应用于胸片检查,可检查气道、胸部骨骼、心脏、纵膈、肺门、膈肌、肋膈角、膈下、双侧肺野等部位是否有明显异常,能够有效检出肺炎、气胸、肺结核、心脏增大等疾病。

CT:实现断层扫描

CT是Computed Tomography的缩写,中文全称是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与X射线成像将立体器官影像投射一个水平面上有所不同,CT利用X射线、γ射线(伽玛射线)、超声波等,结合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采用CT,可构成被检查部位的横断面图像或立体图像,使器官和结构清楚显影,避免了X射线成像影像重叠的最大缺陷。

1972年,世界上第一台CT诞生。目前,第五代CT已普遍应用于医学检查。上海电力医院配备的第五代64排128 层CT可在0.33秒的时间内获得被照射部位64层的断层图像,空间分辨率小于0.4毫米。新型CT同时具有密度分辨率大的优点,在器质性疾病(指多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某一器官或某一组织系统发生的疾病,而造成该器官或组织系统永久性损害,最常见的如肺纤维化、肝硬化、脾肿大等)的诊断上有一定的优势。

在体检中,CT对于胸部扫描有很大优势,对胸腔、肺、心腔内的肿块、出血等易于查出,已成为检测早期肿瘤,尤其是早期肺部肿瘤的有效手段。上海电力医院在2014年系统内职工健康体检中通过CT共检出早期肿瘤36例、2015年共57例,今前7个月已查出30例。同时,CT也可对腹部实质脏器(如:肝、胆、胰、脾、肾等)的占位病变进行有效检测。

在一份体检报告中的CT结论中若标明需“3个月”、“6个月”或“1年”进行复查,主要目的是为了观察同一病灶的变化状况,以便更好地作出诊断。而如果体检报告直接标明“及时复查”,则意味着怀疑是肿瘤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及时来院做增强CT进一步检查。对于这种需要“及时复查”的情况,上海电力医院将在体检后48小时之内通过800热线及时通知,接到电话后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由于X射线成像和CT都需借助射线对人体进行照射才能获得医学影像,因此在检查过程中,通常会配合使用防护屏(一般是一块包裹着蓝色布料的铅板)将靠近检查部位的周边区域遮挡保护。在体检过程中,医护人员放置防护屏后,接受体检人员切勿随意拨动防护屏,以免被保护部位受到不必要的射线照射。

磁共振成像:最先进的医学影像手段

除了俗称“拍片子”的X射线成像和CT外,被俗称为“磁共振”或“核磁共振”的磁共振成像是医学影像领域的新秀。虽然迟至20世纪80年代才登上历史舞台,磁共振成像却以其对组织更精准的成像和对影像更强大的处理,成为守护健康的利器。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是把人体放置在一个强大的磁场中,通过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的氢质子,发生核磁共振。设备随后接受质子发出的核磁共振信号,经过梯度场三个方向的定位,再经过计算机的运算,可形成横断、矢状、冠状和任意切面的图像。

磁共振成像彻底摆脱了放射线对人体的损害,可以检查身体所有的实质性器官,临床医学中已广泛用于对神经系统、五官、胸部、腹部、盆腔、血管及骨骼、肌肉等的检查,并且不会产生CT检查中的伪影。磁共振成像不仅能显示病变组织,还能反映活体组织功能和代谢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由于检查价格比较昂贵,磁共振成像目前多用于高端体检项目。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是诊断椎间盘变性、突出的最佳检查方式,对于乳腺、前列腺、膀胱、子宫、卵巢、心脏大血管病变及心肌梗塞的诊断也尤为准确还能够有效检出神经系统肿瘤、腔隙性脑梗塞(小脑梗)、乳腺肿瘤、妇科及前列腺肿瘤等疾病。

必须注意的是,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者及神经刺激器者、颅内有银夹及眼球内有金属异物者、检查部位有金属物者禁止做磁共振成像。

这三种医学影像手段不能简单地说某一种好、某一种不好,应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种检查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可取代,有些疾病需要特定方法才能诊断,对于一些复杂的病情,有时甚至需要做两种检查,通过两者的对比使疾病得以确诊。(上海电力医院 金鑫)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