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信息
毒性是氰化钾10倍的黄曲霉素,会藏在哪儿?

作者: 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 2021-02-16 点击数: 2700

假期最开心的当然是有一堆好吃的等着我们,尤其是瓜子、花生、核桃这种必备零食,让我们分分钟化身小松鼠,一吃就是一下午。

不过,随着春节假期结束,温度渐渐回升,前方有一种Ⅰ类致癌物也正准备伺机而动,让我们赶快来排查一下家里有没有。

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这个Ⅰ类致癌物有点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进入人体后会抑制细胞合成DNA、RNA和高分子蛋白质,对血液、肝脏、消化以及免疫系统的破坏性极强,它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人体摄入1mg可致癌症,20mg即可致人死亡,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分为Ⅰ级致癌物。

坚果大豆筷子菜板,这种致癌物都会藏身

黄曲霉毒素分布广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坚果、乳制品和大豆制品若保存不当,都极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侵害;除此之外,没洗干净的砧板、筷子,也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砧板、筷子等本身并没有黄曲霉毒菌,但如果没有清洗干净,残留的各种食物残渣和水分就成为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尤其是木制或者竹制砧板,使用时间过长,上面的裂缝更是各种微生物的温床。

远离黄曲霉毒素,高温不一定有用

那么,如何远离黄曲霉毒素呢?

很多人肯定想到了高温杀菌,的确,高温虽然可以杀死黄曲霉毒素,但温度要在280℃以上,而水的沸点只有100℃,所以,家庭的高温消毒方法一般很难使黄曲霉毒素灭活。

避免黄曲霉毒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源头入手。

尽量不要囤积食物

购买坚果、玉米或者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尽量选择小包装,包装破损或者不清洁的不要购买。在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保存的时候,也要注意防潮防湿,避免其霉变产生毒素。

要坚决丢掉发霉的东西

使食物发霉的不一定是黄曲霉菌,但很多霉菌对身体都是有害的,所以,食物一旦发生霉变就要立刻丢掉,而不是水洗或者削掉发霉的部分。因为有些看起来完好的食物部分,可能也含有毒素。

吃坚果时也注意不要用嘴破壳,用工具或着手破壳,如果吃到发苦的坚果,一定要及时吐出来并漱口。坚果的苦味正是来源于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

选购优质的花生酱、芝麻酱

在选购花生酱、芝麻酱的时候,尽量选择质量有保障的大品牌,个别商家为了降低成本,有可能会用变质发霉的原料,长期摄入对健康会产生极大的隐患。

木制餐具要注意

家庭使用木制或竹制砧板、筷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清洗干净不留食物残渣,洗净后置于通风干燥处,可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另外,如果砧板、筷子等出现霉斑,应及时丢弃换新。

虽然老话常说“民以食为天”,但还有句话叫做“病从口入”,我们在吃的方面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不能让黄曲霉毒素钻了空子。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