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夏日来临,气温上升,雨水增多,在这草木繁盛的季节,蚊虫与肠道致病微生物也活跃起来;白昼渐长,还有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仿佛让人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端午假期健康旅行锦囊已经备好,6月要重点防范的传染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手足口病和水痘。
端午假期健康旅行锦囊
1.提前接种新冠疫苗。符合条件且无接种禁忌的人,接种新冠疫苗。
2.从官方渠道获取出发地、途经地和目的地的疫情动态信息,了解防疫政策,遵守防疫规定。避免选择中高风险地区旅行,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
3.健康出行。旅行前综合考量自身的健康状况,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等应尽量减少外出旅行;不建议带病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口罩,做好行程记录。
4.备好物资。充足的防疫用品(口罩、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湿巾等),防蚊虫叮咬物品(防蚊剂、驱蚊水、长袖衣物等),防晒(防晒霜、太阳伞、防晒衣物),其他必备药品或物品。
5.游玩中不扎堆不聚集。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注意个人卫生。
6.注意饮食卫生。选择干净卫生、通风良好的餐馆就餐;不食用野味和不明野生菌,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自备的食物和水也要干净卫生。用餐前清洁双手。聚餐时建议使用公筷公勺。荤素搭配,不暴饮暴食。
7.注意防晒。
8.避免意外伤害。谨慎参与高风险项目;防止溺水;注意交通安全等。
9.旅行过程中若出现不适,即刻佩戴好口罩就医。
10.旅行归来14天,持续做好个人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即刻佩戴口罩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如实告知旅行史。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关注原因: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其中,印度日新增病例屡创新高,成为单日新增病例数最多的国家;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过1.6亿。国内疫情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5月以来辽宁、安徽、广东陆续出现本地病例。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保持稳定,但仍要落实好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广大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个人防护。
预防措施
1.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人尽早接种疫苗。
2.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好习惯。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就医时,务必戴好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3.保持社交活动距离。到超市、餐馆、夜市等人多密集场所,或在交谈、候车、等电梯、排队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距离。近距离接触请随时佩戴口罩。
4.保持手卫生。从公共场所返回、饭前便后、咳嗽或打喷嚏手捂后,用洗手液(或香皂)和流动水洗手,也可以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消毒液。
5.保持良好的健康和卫生习惯。
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不随地吐痰,用纸巾包好口鼻分泌物,丢弃于有盖的垃圾桶内;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人群;用纸巾、手绢捂住口鼻,或用手肘衣袖捂住口鼻,防止唾液飞溅;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不要用手接触眼口鼻。
6.做好自我症状监测。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可拨打上海市发热咨询热线33672885/33682885,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发病前14天重点地区旅行或居住史,以及与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
7.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应按要求主动向社区、单位报备,做好社区健康管理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预防手足口病
关注原因: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肠道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传播。5岁及以下儿童较易感染,儿童可感染不同型别的病毒而多次发病。每年5-7月、9-12月为我区手足口病流行高峰,也是聚集性手足口病事件的高发季节。根据历年疫情特征,预计6月本区手足口病病例数和聚集性事件数将较多。
重点场所:学校、幼托机构。
重点人群: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
预防措施
家庭
1.注意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儿童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
3.勤洗手: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呕吐物后均要洗手。
4.勤消毒: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
5.少聚集: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接吻、拥抱等密切接触。
6.勤观察: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7.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诊: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时,家长要及时带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将相关情况告知学校/幼托机构老师。儿童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方可返校。
8.接种疫苗:6个月到5岁的孩子,都能接种针对手足口病的疫苗——EV71灭活疫苗。
学校/幼托机构
1.加强通风、消毒。定期对玩具、水杯、毛巾、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
2.落实晨检和缺勤缺课登记,加强全日观察。
3.发现聚集性疫情及时上报并处置。
预防水痘
关注原因:水痘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患者在出疹前1-2天到皮疹结痂干燥为止均有传染性,患者的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内均含有病毒,水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用品传播。今年4月以来学校聚集性事件开始增多,预计6月份集体机构水痘聚集性疫情较多。
重点场所:学校、幼托机构。
重点人群:无水痘疫苗接种史以及水痘病人密切接触者。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注意居室内外的清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流通。
3.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若观察到有发热、皮疹、疱疹等异常症状,请及时就诊。若孩子在校时出现上述异常,及时告诉学校保健老师,并听从隔离安排。
4.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机构要做好开窗通风,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落实晨检和缺勤缺课登记;发现水痘病例及时上报并采取规范的处置措施。
5.水痘疫苗自2018年8月1日起纳入上海市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为12月龄和4岁各接种一剂水痘疫苗。建议水痘免疫史空白或接种剂次不满2针的儿童按规定完成疫苗的接种或补种。
综上,6月健康相伴要做到:防晒、防溺水、防蚊虫叮咬,饮食卫生需注意;坚持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