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信息
节气养生

作者: 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 2016-07-07 点击数: 923

7月7日小暑,7月22日大暑。

古书中提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大暑期间,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冬病夏治”是养生保健中常有的说法,是指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等阳虚症,夏季是该类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应在夏季养生中细心调养。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暑天的饮食调养以气候特点为基础,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喝粥不仅可以补充水分,加入一些清热食材还可以消暑解暑。粥具有温、软、淡、香、黏等特点,便于消化吸收的同时,又可以保护胃黏膜。由于三伏天气温升高,专家提醒有慢性病史的病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很大,在盛夏高温中运动健身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如快跑、器械运动等。此外在夏季养生中,不可忽视水的重要性,要多喝水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尤其是户外的工作人员应谨防发生中暑。


[关闭窗口]